磨機滑履潤滑油站的優化改造
2025-10-14王言華
(江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)
摘 要:兩臺Φ4.2m×13m磨機滑履油站管路和閥門設置,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以及操作上的不方便,對此進行了優化改造,消除可能引起磨機滑履燒瓦事故的安全隱患,減少巡檢工人運維工作量,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。改造方案于2020年4月實施并投入使用,達到了預期效果。
1 滑履油站供油狀況及存在的安全隱患
1)油站與滑履瓦供油狀況
我公司有兩臺Φ4.2m×13m滑履磨,每臺磨機各配套一臺油站,每臺油站由一臺工作油泵分三路給滑履軸承供油,分別是兩路供給兩個滑履瓦,另外一路是供到滑履最頂部的滾圈上。由工作油泵出口總管分成三路支管通向各供油點(見圖1)。
圖1 改造前油站工作原理
各支管內徑為DN25,其中兩個滑履瓦的受油點均為儲油盤,支管將油送到油盤;頂部滾圈供油方式是沿寬度方向多孔淋油形式,因此三路供油點阻力都非常小(支路球閥全打開時油壓小于0.1MPa)。為保證油站PLC控制系統對潤滑點失壓保護靈敏度,一般設定油壓大于或等于0.18MPa時允許主機啟動,因此油站出廠前在油站供油管出口3個支管上分別安裝調節球閥,其作用是適當關小調節球閥開度,人為調高油壓至0.18MPa以上,滿足PLC控制要求,另外還可以調節各支路油量大小。
2)存在的問題
油站操作難度大,對員工技能要求高。新安裝的油站調試結束投運,為防止3個支路上球閥被誤操作,平時生產運行時將球閥手柄卸掉,但遇以下兩種情況需要重新操作調整3個支路的球閥:
一是冬季低氣溫季節,磨機開機前油站油液需通過加熱提升其流動性,通過將支路上1、2、3閥關閉,卸壓閥4打開,啟動油泵油站油液形成內循環實現潤滑油加熱升溫;
二是停磨檢修過程中,抽換油箱內油液,過濾原油液中雜質過程中也需要操作3個支路球閥。
以上兩種情況,當完成相關工作之后,又需對三支路的油量分配、供油壓力重新調整才能保證磨機安全運行,非常不方便。
在操作3個支路球閥過程中,由于員工操作技能和個體其他因素的原因,有可能出現3個供油點中有某閥未打開,或僅開了一點點滿足不了軸瓦潤滑需要,但油泵總管上的壓力變送器的壓力在正常范圍內(≥0.18MPa),油站允許啟動信號發出,容易造成磨機運行發生燒瓦事故。
2 油站改造方案
改造目標是閥門操作簡易,增加運營和維護的便利性。因此,我們自制調壓閥,穩定油壓;在油路上增加壓力表,便于維修操作。
1)自制油壓調節裝置
自制調壓閥,利用各支路上原有的DN25活接頭進行簡單改造,將接頭內徑變小以起到調壓作用,見圖2。將半活接頭凸出部分車削平整,方便兩個半活接頭合上以后密封墊平穩安放,將原O型圈改為四氟墊圈密封。首先采用內徑為Φ20mm的4.5mm四氟墊圈,將3個原DN25球閥全打開,啟動油站后發現油路油壓只有0.12MPa左右偏低。后縮小墊片內徑以起到調壓作用,重新試驗,經過多次調試,最終墊片內徑Φ14mm時,各支路壓力表顯示油壓均為0.22MPa達到要求。自制調壓閥完成后,將三支路油壓調到0.20~0.25MPa正常控制值,完全替代了支路上的DN25球閥。
圖2 改造前后的活接頭(調壓裝置)
2)油站供油管路改造
改造后油站原理見圖3。拆除原支管上DN25球閥,用上文的自制調壓閥代替(圖3中a、b、c);同時在3個支路上分別增設了0.6MPa指針式壓力表6、7、8,方便現場巡查時了解各支路供油情況;在供油出口總管上增設一主球閥5,該閥裝在壓力變送器前面、卸壓閥4的后面。
磨機正常生產運行時閥5全部打開,由于各支路調壓裝置的作用,油路上壓力始終維持在自控系統允許值,油站正常工作。當需要對油箱內油進行加熱或更換油液,油站運行在內循環狀態時,打開閥4同時關閉閥5即可實現,此時壓力變送器顯示壓力為0,無主機運行許可信號,磨機受油站控制保護不能開機;恢復油站正常運行,只需對閥4和閥5相反操作即可。
圖3 改造后油站工作原理
3 改造后的效果
(1)消除 了滑履瓦潤滑系統的安全隱患,供油系統可靠性得以大幅提升。改前由于壓力變送器位于3個支路球閥前面,當三路閥有一個或多個未打開,滑履瓦會少油或斷油,但壓力變送器顯示壓力沒有下降,自控系統也不會發信號啟動保護;改后如果閥5未打開或開度不夠,由于其裝在壓力變送器前面,變送器馬上顯示失壓,自控信號發出,主電機不允許啟動或磨機運行狀態下讓主電機失電停機。
(2)閥門操作簡易,減少運維工人工作量。冬季低溫開機前需油站進行內循環加熱,4、5兩閥操作即可,省去了改前需重新調節各支路3個球閥大小的繁鎖工作量。
4 結束語
磨機主機作為水泥生產的重要機械設備,其運行可靠性非常重要,油站供油系統安全可靠運行是保證磨機可靠運行的關鍵,該項改造投運已近兩年,員工操作簡易,供油系統保護磨機運行十分可靠,收到良好效果,已在其他磨機上進行同步推廣改造。
來源:《水泥》2022(9)
(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)